• 首 页
  • 世界天气
  • 旅游天气
  • 历史天气
  • 机场天气
  • 卫星云图
  • 天气资讯
  • 空气质量
  • 天气信息
  • 社会热点
  • 天气旅行
  • 综合百科
  • 天气生活
  • 天气预警
  • 在线搜索
  • TAG标签

    水星凌日的周期 水星凌日的具体周期

    作者:admin  来源:网络 发布:2022-07-03 16:42:23 
    网址:http://m.guazhitianqi.com/shenghuo/95705.html  评论:0  收藏

    导语:众所周知,只有水星和地球的轨道处于同一个平面上,而日水地恰好排成一条直线时,才会发生水星凌日的现象。那么,大家清楚水星凌日的周期是什么?水星凌日的具体周期是什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水星凌日的周期

    水星凌日的周期 水星凌日的具体周期

    水星凌日

    周期是平均每100年发生约13次,时间在5月或11月初。地球每年5月8日前后经过水星轨道的降交点,每年11月10日前后又经过水星轨道的升交点。所以,水星凌日只能发生在这两个日期的前后。水星凌日发生在5月(降交点)比发生在11月(升交点)少得多。

    水星凌日的沙罗周期为46年,即每46年发生6次。这6次水星凌日中有2次发生在5月,有4次发生在11月。两次水星凌日发生的时间间隔为:3.5年,13年,7年,9.5年,3.5年,9.5年。

    水星凌日的周期 水星凌日的具体周期

    水星图片

    2003年水星凌日

    未来五次5月的水星凌日将发生在2016年5月9日,2049年5月7日,2062年5月11日,2095年5月9日,2108年5月12日。中国如要下次在5月看到水星凌日的全过程,就要等到2108年5月12日。因为其余四次水星凌日都发生在夜间,中国不能看到或不能看到全过程。因此,2003年5月7日的水星凌日,不可错过。错过就要等105年。

    2003年5月7日的水星凌日,凌始在13时13分,水星刚好接触日面;凌甚在15时51分,水星与日面中心相距最近,凌终在18时30分,水星恰好脱离日面。全程历时5小时17分钟。这天,广州日落为18时57分。所以,广州可观测到水星凌日的全过程。观测者应选择东面开阔的地点,还需天气晴朗。这次水星凌日在中国东部观测比中西部有利,但即使东部也只能观测到水星凌日的下半场演出。

    2003年水星凌日有三大特点:一、水星距离地球只有8415万千米,比发生在11月的水星凌日近1737万千米。二、水星视直径为12角秒,比发生在11月的水星凌日大五分之一。三、视直径,水星与太阳相比,为1比158;而11月的水星凌日,为1比193。因此,无论是观察还是拍摄水星凌日,2003年都是不可多得的良机。

    水星凌日的周期 水星凌日的具体周期

    水星凌日图

    水星凌日的第一次发现:

    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预告水星凌日是“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的发现者,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1571至1630年)。他在1629年预言:1631年11月7 日将发生稀奇天象——水星凌日。当日,法国天文学家加桑迪在巴黎亲眼目睹到有个小黑点(水星)在日面上由东向西徐徐移动。从1631年至2003年,共出现50次水星凌日,其中,发生在11月的有35次,发生在5月的仅有15次。

    在望远镜发明之前,水星凌日是无法观看的。法国天文学家皮耳-伽桑狄于1631年首次发现这一现象,他的观测结果随后被证明可以用于测量太阳系之间的大尺度距离,包括日地距离等。

    在水星凌日发生时,我们可以看到水星像一个小黑点一样从太阳表面慢慢爬过。想要观看水星凌日必须注意要在望远镜上安装防太阳辐射镜,或者将观测图像传至显示屏上观看,否则会对视力会造成严重伤害。在此次水星凌日过程中,夏威夷大学天文学院将观测水星稀薄大气中的钠含量。此外,来自日本、美国、欧洲等国家的多个航天器将进行全程追踪。

    行星划过太阳,也让天文学家们有机会寻找遥远围绕遥远恒星运行的行星。当遥远的行星飞到恒星前面时,我们的望远镜就能侦测到恒星亮度的轻微变化。天文学家们利用这个数据能够计算出这些行星的大小、轨道,甚至某些物理特性。

    上一篇:江苏位于地震带吗 江苏省是在地震带上吗
    下一篇:厦门位于什么地震带 厦门在哪条地震带上

    相关热词搜索:北京天气预报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评论排行
    • ·苏州今天起有雨水天气 26日最低气温0℃~零下1℃(1)
    • ·意大利面临严重干旱“水城”水位极低 部分水道干涸(1)
    • ·男子做私密手术被反复收费杀害医生 背后真相令人唏嘘(1)
    10
    

    首页 电脑版 意见反馈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 2010-2025 guazhitian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155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