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世界天气
  • 旅游天气
  • 历史天气
  • 机场天气
  • 卫星云图
  • 天气资讯
  • 空气质量
  • 天气信息
  • 社会热点
  • 天气旅行
  • 综合百科
  • 天气生活
  • 天气预警
  • 在线搜索
  • TAG标签

    夏天什么时候收稻谷 夏季收稻谷是在什么时间

    作者:admin  来源:网络 发布:2022-07-17 20:42:23 
    网址:http://m.guazhitianqi.com/shenghuo/97236.html  评论:0  收藏

    导语:众所周知,水稻的收获季节有分夏季和秋季,因为播种的时间不同,所以收割的时间也有所不同。最近小编有些朋友想好好来了解一下,夏天什么时候收稻谷?夏季收稻谷是在什么时间?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好好看看。

    夏天什么时候收稻谷

    夏天什么时候收稻谷 夏季收稻谷是在什么时间

    稻谷

    夏天7月收稻谷,早稻7月份,晚稻10月份收获。水稻收获期一般有夏季和秋季两个时节。水稻收获看种在什么地区,种植区域不同收获时间各异。水稻的成长期在一百多天,收获在秋季较广。水稻收获期一般在立秋后,也就是秋季。

    根据不同的区域,在种植方面,有早稻、晚稻和一季稻之分,有些区域,一年种植二季(南方地区多),有些一年种植一季(或者是两年三季,北方地区多),还有一年能种植三季的(海南部分区域)。再加上播种时间、品种生育期等因素,所以具体的收割时间,它不是一个确切的日期。

    不同的季稻收稻谷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稻一般在3月底-4月初的时候播种,7月份就可以收获了,中稻一般在9月中下旬收获,晚稻一般在10月上中旬收获,如果是种植双季稻的地区,有些地区只能种植一季稻,所以收获应该在立秋前结束,10月下旬-11月收割稻谷,另外收割稻谷还可以根据稻株、稻穗、稻籽来确定是否收割。当绝大部分的稻株颜色由绿变黄时,可以收割,稻穗由绿变黄,先从中部开始,慢慢的整个稻穗都会变黄。稻籽变黄变硬的时候,也是成熟的时候,一般种植户都可以准确的判断。

    夏天什么时候收稻谷 夏季收稻谷是在什么时间

    水稻

    早稻和晚稻有什么区别?

    1、生长季节不同

    早稻一般夏季种植,而且生育期较短,光照比较强,气温高,而晚稻的种植气温比较低,日照时间短,光照弱。

    2、成熟期不同

    我国南方的早稻在4月下旬插秧,收获时间为7月份,晚稻播种一般在6月底7月初,收获时间为11月中旬,气候特点造就了晚稻的优良品质,而且有特色的口感。

    3、对光照敏感程度不同

    早稻对光照反应不敏感,在全年各个季节种植都能正常成熟,晚稻对短日照很敏感,而且晚稻只能在短日照条件下,才能促进结实,品质也会更好。

    夏天什么时候收稻谷 夏季收稻谷是在什么时间

    稻谷图片

    水稻收割注意事项

    1、水稻收割不要过早或过晚,过早的话,稻粒还不饱满,并且含水量过大,青米率多,导致品质不好,产量低还卖不上价钱;过晚的话,掉粒情况会加重,影响产量,另外外观品质下降,在销售时,也会早稻压价。

    2、如果部分区域今年有倒伏现象,可以早收割,以免收获期出现降雨,引起发霉、生芽的情况,损失能减少一些算一些。

    水稻的养护方法

    1、光照

    想要水稻生长得更快,果实更加饱满,充足的光照是必不可少的,它是一种非常喜欢阳光的作物,夏季可以接受全日照,不用为它遮阴,尤其是已经长出稻谷的秧苗,阳光越充足稻谷成熟的速度会越快,可以缩短生长周期。

    2、肥料

    水稻的生长离不开充足的肥料,肥料对稻谷的生长十分重要,因为肥料不足长出来的稻谷产量不高,果实粒小,一般在水稻幼苗期就需要轮番给它撒好几次肥料,这样长出来的稻谷产量才会很高,并且质量非常好。

    3、水量

    水稻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很多水分来维持生长,尤其是在幼苗期,要基本保证田地里面有少量积水,等稻谷逐渐成熟的时候田间就要放水,让田间慢慢变得干燥,这样才是稻谷生存的最佳水源条件,把田间变得干燥还有利于收割。

    上一篇:山西一年种几次庄稼 山西省庄稼一年耕种多少次
    下一篇:河南庄稼一年收获几次 河南农作物一年收获多少次

    相关热词搜索:北京天气预报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评论排行
    • ·苏州今天起有雨水天气 26日最低气温0℃~零下1℃(1)
    • ·意大利面临严重干旱“水城”水位极低 部分水道干涸(1)
    • ·男子做私密手术被反复收费杀害医生 背后真相令人唏嘘(1)
    10
    

    首页 电脑版 意见反馈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 2010-2025 guazhitian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155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