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世界天气
  • 旅游天气
  • 历史天气
  • 机场天气
  • 卫星云图
  • 天气资讯
  • 空气质量
  • 天气信息
  • 社会热点
  • 天气旅行
  • 综合百科
  • 天气生活
  • 天气预警
  • 在线搜索
  • TAG标签

    夏天地面上的热浪是什么现象 夏季地上的热浪是哪种现象

    作者:admin  来源:网络 发布:2022-07-20 08:42:22 
    网址:http://m.guazhitianqi.com/shenghuo/97520.html  评论:0  收藏

    导语:在夏天,大地到处是滚烫滚烫的,风吹来的时候,地上卷起一股热浪,让人热得难以呼吸。最近有一些朋友来咨询小编,夏天地面上的热浪是什么现象?夏季地上的热浪是哪种现象?今天小编要分享给大家的是满满的干货,大家注意查收哦!

    夏天地面上的热浪是什么现象

    夏天地面上的热浪是什么现象 夏季地上的热浪是哪种现象

    热浪

    夏天地面上的热浪是折射现象,具体原理是太阳光透过空气加热地面,地面通过热传导加热紧挨着地面的空气。空气受热膨胀,体积增加、密度变小,密度变小之后,空气开始上浮,并与上方的冷空气不断碰撞。

    空中形成了很多不同密度空气的交界面,这些交界面随着冷热空气的碰撞不断改变。不同密度的空气有不同的折射率,光线穿过交界面时发生折射。于是就看到了像火焰一样透明的跳动。同理,燃烧的火炉旁,观察火炉上方的物体,感到在闪动也是热浪折射的原因。

    夏天地面上的热浪是什么现象 夏季地上的热浪是哪种现象

    夏天

    影响折射的因素

    光线的折射角度由以下三个因素影响:光的波长;被入射物质密度;光线入射角。当光线由密度较小物体射入密度较大物体时(如从空气中射入水中或由稀薄大气层射入稠密大气层),光线进入密度较大的物质后将产生偏向法线(分界面的垂线)方向的偏转。

    如果光线从密度较大物体中射入密度较小物体折射方向则相反。折射后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被称为折射角。

    但当光线垂直射入时(即沿法线方向射入),将不会发生折射。地球大气层的密度并不均匀——随着海拔升高而变得稀薄。因此大气层外的光线(当然也包括太阳光)射入地球大气层后将发生一系列的折射。

    夏天地面上的热浪是什么现象 夏季地上的热浪是哪种现象

    高温热浪

    高温热浪的主要影响

    长江中下游地区,盛夏季节常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出现高温酷热天气。1978年和1988年是解放以来出现的两次最严重的大范围高温天气,给工农业生 产和人民生活带来很大影响。1988年,中国江南大部地区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热浪滚滚,7月份高温天气几乎持续了20多天。闽、浙、赣、湘、鄂、豫、苏、沪、皖、川东、黔东、陕南、粤、桂等地的日最高气温普遍达35一39℃,淮河及长江中下游不少地区的气温高达39℃,有的地区甚至超过41℃。

    高温酷热使处于乳熟期的早稻逼熟,降低千粒重而减产;棉花因蒸腾作用加大,水分供需失调,产生了萎蔫和落蕾落铃现象。高温害对蔬菜和其他作物生长都不利。高温酷热使城镇居民用水、用电量大增,例如, 1988年上海在高温期间日供水量突破历史最高水平,其中7月18日出水465万吨,不少供水设备因超负荷运行,出现故障。再如北京1987年7月受热浪袭击,出现持续高温天气,日供水量增加1520万吨。持续的高温使人们感到闷热难耐、疾病人数增多。 1988年夏南京、上海、南昌等地因中暑住院的病人有2000余人,其中近300人死亡,劳动生产率大大下降。

    2021年,罕见热浪持续袭击美国和加拿大。

    在美国西部和加拿大西南部,由于热浪的侵袭,每天都有越来越多人丧生。在美国俄勒冈州,该州因高温致死人数已经攀升到95人,其中多数集中在马尔特诺马县。

    在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该省首席法医莉萨·拉普安特2日表示,自6月25日高温天气开始以来,该省共报告了719人突然死亡。这一数字是往年同期正常情况的三倍多。

    截至2021年7月4日,历史性高温席卷美国西部、加拿大西南部等地,热浪导致数百人丧生。

    上一篇:夏天的热浪是怎么回事 夏季的热浪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高温下空气扭曲的现象叫什么 高温天气下空气扭曲的现象称为什么

    相关热词搜索:北京天气预报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评论排行
    • ·苏州今天起有雨水天气 26日最低气温0℃~零下1℃(1)
    • ·意大利面临严重干旱“水城”水位极低 部分水道干涸(1)
    • ·男子做私密手术被反复收费杀害医生 背后真相令人唏嘘(1)
    10
    

    首页 电脑版 意见反馈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 2010-2025 guazhitian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155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