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世界天气
  • 旅游天气
  • 历史天气
  • 机场天气
  • 卫星云图
  • 天气资讯
  • 空气质量
  • 天气信息
  • 社会热点
  • 天气旅行
  • 综合百科
  • 天气生活
  • 天气预警
  • 在线搜索
  • TAG标签

    教师卧底约死群 都说了什么?

    作者:admin  来源:网络 发布:2023-04-16 21:25:10 
    网址:http://m.guazhitianqi.com/redian/10871.html  评论:0  收藏

    原标题:卧底“约死群”4月4日下午 发生在张家界天门山景区的一起“多人跳崖”事件让“约死群”“自杀群”又回到了公众的视野

    经公安部门侦查在张家界跳崖的4人均系自杀他们于现场留下遗书遗书中有免责声明称自杀是他们自己的想法与他人无关“这起事件是典型的‘网络约死’”心理咨询师告诉记者实际上在2016年12月就有媒体对“自杀群”做过深度报道

    6年多过去“约死群”“自杀群”并没有消失而是出现了各种变体现在的“约死群”更隐蔽对外界的防范心更重监管起来也要更困难

    儿子自杀后,他成为“网络劝生者”“一些特别负能量的人,会进入到一个百人的网络大群本来在里面就是吐槽的说几句负能量的话, 但是聚在一起越说越难受,这些人就会再形成一个小群如果这时候群里再有人怂恿,可能就一起约着去死。

    ”徐世海说,这种网络群被称为“约死群”,里面基本都是年轻人 在成为“网络劝生者”之前,徐世海的儿子,也因为“约死群”结束了年轻的生命2020年5月12日,徐世海17岁的儿子浩宇跳楼自杀 在父亲徐世海眼里,浩宇阳光开朗,出事前没有任何征兆。

    儿子去世后,徐世海找技术人员恢复了一部分孩子加入的群和聊天记录,在这些蛛丝马迹中,他发现了儿子阳光背后不为人知的角落“走之前,他浏览的都是一些日本的黑动漫,他还加入各种游戏为主题的群,里面特别阴暗, 就跟聊天一样谈着自杀。

    ”为了调查清楚孩子的死因,徐世海用孩子的QQ号“伪装”了身份,加入了众多这样的网络“约死群” 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了“约死群”的秘密,并遇到了其他有轻生念头的少年 一旦发现“约死”苗头,就会出面干涉,尽力搭救这些有轻生念头的年轻人,他也因此被称为“网络劝生者”。

    某个“约死群”的内容“网络劝生”更是一场异常艰苦的“战役”,因为面对的是对方可能积累到满负荷的压力 这同样是一场不能后退的战役,因为背后可能就是年轻人鲜活的生命 让徐世海难过的是, 每一个自杀的人,在做出错误决定前,其实都曾经发出过求救的信号。

    只是自己错过了儿子的信号“他们会自救有些年轻人,会省出自己的零花钱,去买抗抑郁的药” 徐世海说,做出极端事情之前,很多人会意识到自己“生病了”,他们会有意无意地对外界发出求救的信号, 如果有人能够捕捉到这种信号,鼓励一下他们,开导一下他们,甚至只是听听他们说什么,也许就能把他们从情绪的泥潭拉出来。

    “压力正在走向 低龄化以前是初中、高中,现在小学都已经开始了”徐世海说,他开始理解当代孩子的压力 他观察过一些家庭,父母自认为成了孩子的朋友,但孩子并不认可很多孩子的压力,父母也并不认同曾经有个男孩重度抑郁,原因是学习成绩一般,父母给他托关系转学到了一个重点中学,结果成绩更差了,孩子提出想要回以前的学校,父母却激烈反对,“我为了你花这么多钱去求人。

    ”

    从早到晚,徐世海时刻都要关注自己所在的群每一个在网络阴暗角落里说着“不想活了”的年轻人背后,几乎都有一段他们无法向亲人启齿的纠结历程他们需要的或许是陪伴和重视像这样“潜伏”在“约死群”的心理救助志愿者,还有很多,王珍也是其中一个。

    2010年,她走上专业心理咨询师道路为了快速提升自己的水平,王珍与人接触时,会不由自主地分析对方的心理状态,很快,这种分析延续到了网络世界,她加入了很多QQ群, 在观察群友聊天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对劲几年前,王珍在一个由几名情绪低落、有轻生意向的年轻人组成的小群里,救回了一名男生。

    当时,男生正准备服药,王珍一边劝解他,一边在群里找到他曾透露过的地址信息,联系当地警方20分钟后,警方和男孩父母破门而入,救下了男孩

    最终,男孩经过1年多的心理咨询和其他专业治疗,情况不断好转现在,这位男孩已成为王珍团队的志愿者,用自己的经历鼓励那些失意者坚强起来此后,王珍建立了一个由4位专职心理咨询人员、20多位志愿者组成的心理志愿者团队,努力查找这样的群,进行干预和挽救。

    在“卧底”的过程中,他们发现, 这些群友的年纪都很小,大多20岁左右,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抑郁症状,聚在一起,就有可能导致彼此的负面情绪越来越深,产生极端想法在观察过程中,他们发现,有些人,可能并不是真的想要轻生, 。

    他们需要的是陪伴和重视王珍记得,一天夜里,有个男孩在群里发了一句“再见”,王珍警觉,由于没有收集到男孩的相关信息,她只能不停地给男孩发微信“在吗?”“怎么了?”“我们聊聊好吗?” 在王珍的微信“轰炸”下,男孩终于回话,慢慢地敞开了心扉,两人一直聊到凌晨3点多,男孩说:“谢谢你,我不会死了!”王珍长舒一口气。

    仅靠心理援助,远远不够救援这些“约死群”成员, 最难的,就是怎么发现这些群这些年,相关部门也不断在清理类似的群,但每次经过一段时间的清理之后,往往会以更加隐蔽的方式出现 记者也针对这一话题,向多地警方进行了咨询了解。

    目前,从公安的角度,要治理类似的群,存在不少困难“一个群里,各个省的网友都有,属地很难确定,而且很多用的是暗语,也很难察觉”一位民警对记者说, 他希望更多的网友能够提供相应的线索,见到类似“约死群”立刻举报。

    同时,从平台治理的角度观察,遏制“约死群”,也应积极作为、主动干预,将防范和封堵做在前面 “约死群”的出现,对所有互联网经营者和网络公共空间管理者来说, 都不是“红利”,更不能成为“流量”,而只能成为实实在在的责任。

    记者在某中文搜索引擎上输入“约死群”三字,提供的第一条结果就是属地24小时免费心理危机咨询热线,且还有“这个世界虽然不完美,但总有人守护着你”的劝慰 “这个搜索引擎对‘约死群’的引导就比较正面,也认可了心理帮扶对挽救试图轻生人员的作用。

    ”王珍说,心理帮扶只是一个方面,要挽救这些人,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根据相关分析, “约死”之人很多并非真的想轻生,而是无法为自己好好活着找到一条出路这条路可能是现实或者社会给予的,也可能是自己给自己的,认知一旦进入了死胡同,人容易失去思考能力,更是无法给自己的生活有多种选择的可能了。

    而要为好好活着找一条出路,需要自我的认知调控,也需要家庭的温暖和社会的支持“对于青少年而言,家庭的关怀显得特别重要,八成以上的青少年试图轻生者,都是因为缺少家庭的关爱”志愿者方燕说,与孩子的沟通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聆听,并具备同理心,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理解对方的情感。

    那些一味埋怨孩子的家长,大多不能去体会孩子的痛苦王珍曾挽救过一位27岁的群友,他试图轻生的原因,是父亲病重,自己又失去了工作了解到这位群友的情况后,王珍带着一位志愿者来到这位群友所在的城市,找到他并进行劝说,还通过自己的关系,找到一些社会救助机构。

    “我们通过‘水滴筹’等方式,帮他父亲筹集到了10多万元医疗费,社区也帮他找了一份工作,虽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看到这么多人在帮助他,他非常感动,说再也不做傻事了”王珍说,和这位群友一样,不少“约死群”的群友,因为各种失意站到了悬崖边,只要大家多用点心,拉一把,也许就能够把他拉回来。

    现实社会和网络空间都应该形成一种相互关心、抱团取暖的氛围,能让更多人摆脱困境,好好地生活组建“约死群”,违法!记者就“约死群”现象,也采访了多位法律界专业人士他们表示,组建类似的群,是一种违法行为浙江吴山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郑关军告诉记者,生命健康权是公民的最基本最重大的权利。

    相约自杀会造成人员死亡,给死者家属造成重大悲痛的非常严重的后果 相约自杀要按相约自杀人的主观故意和具体实施自杀的行为来区别该承担的法律责任,情节严重的可能会涉嫌故意杀人罪,教唆他人犯罪也会构成故意杀人罪。

    所以每一个公民从自身和他人生命健康权的角度考虑,不要去做相约自杀的行为,以免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和使自己承担不该承担的法律责任 郑关军认为,如果出现在微信群发生相约自杀的行为,按照《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 。

    参与群组信息交流的人员,应当遵守法律法规,文明互动、理性表达的要求,规劝有自杀企图的人员而非教唆或和他人相约去自杀,否则依法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作为群组信息提供者和微信群的群主,一旦发现有这种情况发生,也应履行相应的规劝和报告的法律义务,及时将相关信息报告到公安机关。

    那么,组建这些群,需要承担什么样的后果?杭州市西湖区灵峰法律服务所主任认为,如果群主在群内唆使怂恿“群友”自杀,甚至提供自杀方式、方法和建议,那么这个群主具有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 会涉嫌构成故意杀人罪;

    如果群主没有上述唆使怂恿的行为,但他采取放任的态度,对于群友之间讨论自杀、相约轻生的消极情绪对话放任不管,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因为他组建了“约死群”,而且让自杀情绪在“约”中被无限放大,客观上给悲观厌世者提供了轻生的便利。

    “对于组建‘约死群’的群主是否涉嫌犯罪,要看其组建该群最初的主观目的和客观行为 即使不构成犯罪,也应该及时取缔,毕竟有违社会公序良俗,且有可能危害社会秩序,甚至达到犯罪的边缘”宋素慧说 “约死群”里每一个孤立无援的人。

    其实都是在等待帮助 珍惜生命 重视心理健康不要让悲剧再度发生来源丨综合人民日报、上观新闻、顶端新闻、齐鲁晚报、红星新闻、潮新闻编辑丨贾 博 审核丨张 宇统筹丨韩 俏 监制丨崔影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老头乐”不能随便“乐”了,多地出手!

    热搜第一!成龙被观众要求当场退票?官方回应来了 【平凡人眼中的人世间】陪诊师:见证人间悲喜 也看见温暖与爱 淡淡的月光丨《记着》栏目 第25位讲述者 责任编辑:

    上一篇:首届中国(潍坊)“世界好手工”沟通推行大会在山东潍坊
    下一篇:济宁高新区黄屯大街展开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系列活动

    相关热词搜索:教师卧底约死群 北京天气预报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延伸阅读:

    • ·教师卧底约死群 刚劝一句就被踢 具体是怎么回事?(2023-04-15)
    • ·教师卧底约死群 刚劝一句就被踢 它是怎么说的?(2023-04-15)
    • ·教师卧底约死群 刚劝一句就被踢 事件最新后续来了!(2023-04-15)
    • ·教师卧底约死群 究竟是怎么个情况?(2023-04-16)
    评论排行
    • ·苏州今天起有雨水天气 26日最低气温0℃~零下1℃(1)
    • ·意大利面临严重干旱“水城”水位极低 部分水道干涸(1)
    • ·男子做私密手术被反复收费杀害医生 背后真相令人唏嘘(1)
    13
    

    首页 电脑版 意见反馈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 2010-2025 guazhitian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15593号-1